帮你快速找医生

12岁女孩确诊甲状腺癌!出现这个症状,务必重视!

2024年06月11日 1054人阅读

去年《钱江晚报》有这样一个报道,浙江一位年仅12岁的女孩被确诊甲状腺癌,不禁让人下意识地摸了下脖子!
医生对女孩妍妍进行了手术治疗,术后病理提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,出院后还需进行内分泌药物抑制治疗。
图片来源:微博

甲状腺癌作为全球女性第5大常见恶性肿瘤,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其实并不高(约为0.44/10万),但近年一直以1.0%的速度递增,应当引起家长重视!

同样是甲状腺癌,儿童与成人有啥区别?


虽说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低,但其恶性率(约20%)却远高于成人(约5%),发病时通常会出现较大的原发肿瘤,增长速度快,大多数在颈部淋巴结肿大就医时发现。




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,并在 19 岁时达到高峰。


其病理与成人有较强的相似性,女性多于男性,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主(约92.2%),其次是甲状腺滤泡癌和甲状腺髓样癌(约7.8%)
相比于成人而言,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侵袭性更强,容易出现淋巴结和肺转移,淋巴结转移几率为40%~80%,肺转移几率约为20%~30%。
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大多为分化型 , 仅有少部分患儿会出现骨转移 , 整体预后效果好,经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率很高,20年存活率高达90%~99%,但复发率却也高达30%
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(caDTC)复发的主要因素包括多发病灶、合并淋巴结转移、肺部转移、肿瘤直径>2cm等。




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早期表现为无痛性颈部肿块,容易通过触摸发现,务必引起重视。

小小年纪就患癌?放射线暴露是最主要诱因!


儿童时期的碘缺乏或摄入过多都会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生,一定要做好碘平衡,缺碘的话可以多吃海带、海蛤、紫菜、碘化食盐。
雌激素的应用也会促进甲状腺癌的发生,务必防止儿童误服。




而放射线暴露则是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明确且最主要的危险因素。
甲状腺是放射线敏感器官,小剂量辐射(0.50 Gy)便可能对儿童及青少年的甲状腺造成潜在伤害,增加结节和癌症的发生风险,包括X线、部分荧光手表等。
相较于成人,儿童及青少年对放射线更加敏感,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,严重核污染地区的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高达40%,在0~4岁的高暴露人群中尤为突出。
放射线暴露诱发甲状腺癌的潜伏期约为8~11年,但也可能短至3年。
2011年3月11日,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核泄漏,2014年该地区甲状腺癌患儿便逐渐增多。




医疗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第二原发癌,儿童如果患上白血病、恶性淋巴瘤、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疾病,经过有效的放射治疗后,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。
另外,慢性甲状腺炎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都是甲状腺癌的极高潜在危险因素,发现了一定要及时治疗。
同时,甲状腺癌是一种“可遗传”的疾病,一级直系亲属有可能同时患上此病。

儿童甲状腺癌如何治疗?必须动刀子吗?


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,首选还是手术治疗,放射性治疗对转移病灶有较好的效果,能够降低复发风险,但并不推荐作为常规治疗方法。




同时,因甲状腺部分切除的复发风险明显增加,手术方式一般以甲状腺全切除术为主。
对于年龄稍长且非进展期的“超低危”患者可以考虑腺叶切除术,治疗效果相同,可以降低声音嘶哑、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的风险。




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可高达 80%,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。
针对颈淋巴结转移的情况,原则上需要进行改良性颈清扫,病变较小或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显可疑病灶的话,推荐通过碘-131治疗来降低复发率。


无论如何,在各类疾病年轻化趋势下,多注意孩子的身体异常,发现问题及时检查,明确情况。



参考文献



[1]曲以平,侯鹏. 转移性儿童甲状腺癌的遗传学特征和预后[J]. 中国癌症杂志,2022,32(5):373-379. DOI:10.19401/j.cnki.1007-3639.2022.05.001.

[2]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核医学专家委员会,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,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,等. 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核医学诊治中国专家共识(2022年版)[J]. 中国癌症杂志,2022,32(5):451-468. DOI:10.19401/j.cnki.1007-3639.2022.05.011.

[3]卢明珠,卢毅卓,张长茂. 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研究[J].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,2022,16(12):68-71. DOI:10.14164/j.cnki.cn11-5581/r.2022.12.021.

[4]杨珂,郑容,林岩松. 儿童青少年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及其进展——核医学部分[J]. 中国癌症杂志,2019,29(6):401-411. DOI:10.19401/j.cnki.1007-3639.2019.06.001.

[5]李树春. 儿童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特征[J]. 中国医学文摘(耳鼻咽喉科学),2015(3):155-157.

0